各位竹蜻蜓的夥伴:

 

收到佳冬夥伴團體伊甸的訊息

急徵志工到佳冬服務

請大家注意需要的裝備以及時間

項目有:  1. 獨居老人災後家園清潔

               2. 挨家挨戶了解災情,填寫問卷

               3. 輪椅/水電維修

 

目前還知道屏東來義鄉因為土石掩埋了50戶民宅(已撤村)

待當地的重建站和村里長協調確定清理方式

除了重型機具  還需要人力扛土石

工作進行方式以及時程近日可知

我會再發訊息給大家

凡那比颱風重創南台灣 屏東災區急需志工!

2010-09-20

 

屏東災區 急徵志工60名!

凡那比颱風再次重創88水災災區,剛修飾差不多的家園,再次泡在無情的大雨中。
伊甸一直陪伴的屏東佳冬村民,目前最希望就是能回家過中秋。
急徵60名志工協助清潔獨居老人的家園,
並進行挨家挨戶的災後訪視。

請點選:http://www.eden.org.tw/needs.php?level2_id=15&level3_id=255  報名。
 
為保持本會電話暢順,報名後,請靜待本會專人與您聯繫。
因災區調度安排,請勿自行進行志工活動

nthu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建十字路口的挑戰

屏東縣八八災後重建方向探討

與談人:八八社區再造聯盟執行長.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理事

周克任

說明大綱

一、   八八風災帶來的啟示與新社會形塑.... 1

1.    災難常態化的社會.... 1

2.    大規模的環境變遷.... 2

3.    弱化的防救災重建體系檢驗.... 2

二、   重建的挑戰與課題.... 2

1.    環境重建?復育?或接受現況?.... 3

2.    經濟弱勢族群的大規模釋出.... 3

3.    民間自助助他的「社會互助網絡」需求增加.... 3

三、   屏東重建面臨之挑戰課題.... 4

1.    山區環境變遷與對策思考.... 4

2.    沿海地層下陷區運用的對策思考.... 5

四、   重建的進場與資源網絡.... 6

五、   重建經驗的紮根.... 7

 

一、 八八風災帶來的啟示與新社會形塑

         1.災難常態化的社會

200988日至89日莫拉克颱風在全台灣解決旱象的期盼意念下,帶來台灣百年史上最大的近3000公釐豪雨量,並集中降注於南台灣,從南投由北而南到屏東縣山脈河谷以及低窪的沿海地區,大規模山崩、土石流及洪水,造成人工建築體包括橋樑、道路、房舍田園及堤防等的摧毀,並奪走近七百人寶貴生命。由於這場浩劫威力直逼1999921日的中部大地震,使得全台民眾對於氣候暖化導致的極端氣候充分感受了臨境衝擊,並高度相信且同意八八風災並非如同地震為週期性鮮見災難,而是全球暖化下即將常態化出現的氣候災變。

2.大規模的環境變遷

災難常態化將不斷顯現出國土超限利用的台灣,逐年大規模環境變遷的衝擊,也將使過往輿論不斷呼籲的「生態永續利用」的防災主題,進入到無力回天的新世紀,救災與避災的思考,將會成為國家動員與資源投入的主流議題。極端化氣候下高頻率出現的洪、旱災將為台灣帶來面臨避洪與找水的劇烈社會震盪,傳統以工程技術解決或土地分級框定的「國土規劃」,在面對包括全球海平面將因北極冰山大規模夏冰融化導致上升一米的威脅下,山脈河谷區以及沿海低窪區,都將面臨進入高風險居住或生產的非安定區域,高度移動與變遷的生活震盪,極有可能形塑下個十年的台灣社會。

3.弱化的防救災重建體系檢驗

921地震的救災到重建經驗,均集中於當時的災區縣市或村落,並未成為全民的經驗或建立為進化的政府防救災體系。也因此面對八八風災,無論政府到民間體系,都感受到防救災經驗的弱化無力,也增加生命與財產的快速流失,並造成更大規模的經濟弱勢族群的誕生。然從民間團體高度動員志工的救助網絡力量,顯現台灣民間力量投注社會的自主性,以及珍貴的「自助助人」之社會價值文化。

二、 重建的挑戰與課題

由於八八風災與10年前的921震災不僅分屬不同類型的大自然災難,更由於暖化氣候因素,使得破壞性之風災發生頻率遠大於摧毀性地震,造成受破壞區域之人類聚落或依賴土地發展之產業,復原重建發生限制與困難。復加上政府防救災重建體系的經驗不足與弱化,導致本次風災「救災慢」以及為彌補失去民心的「重建快」之政治展示,使得八八風災帶來的「災難常態化」與「環境大規模變遷」兩大嶄新課題,未能謹慎且深度探討納入未來防救災重建體系或政策中。

目前政府與民間的救災暫告一段落,也將如同921震災進入安置及重建的過程。但經由兩個月來災區現場民意反映、公民記者的在地報導、民間團體與學界專家的論壇對話、各級政府重建政策的提出與規劃以及九二一重建10年研討等等。如下具挑戰的課題將逐一顯現:

  1.環境重建?復育?或接受現況?

無論面對必須遷村或原地重建的災區社區聚落,面對社區週邊環境劇烈的變遷,譬如土石流、堰塞湖、大規模抬高的河床斷面等潛在威脅,是否該原鄉重建或原地續住等災民必須首先面對的課題,必須等待政府委託專業人員進行評估及決策。因此不僅安置期必須比921重建時更久,且短期無法判斷環境是否能回歸災前原貌下,無法建立明確的社區重建或再造方向。

此外,政府在決定環境重建的課題上,亦得考慮極端氣候的因素,使得治水防災標準必須有所變動,但變動幅度是否得面對民意形成的政治挑戰,並因此扭曲為妥協性的決策,導致新的標準仍無法承受後續同樣規模的災難。這個課題必然會在「國土規劃」以及「治水政策」範圍裡,產生實際上的劇烈辯證過程。

2.經濟弱勢族群的大規模釋出

八八風災前的台灣經濟體,受到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GDP不僅呈顯戰後以來首度的負成長,長年來本土產業大量西進中國市場,更將在2009年底中央政府以規避民意的模式,與中國簽訂ECFA,不僅使具規模的服務金融業之資金更大規模流入中國,復因平等貿易與關稅互惠原則,將可能引入更多中國廉價的勞動力與商品以及中國具政治戰略性資金投入以惡性併購台灣本土產業的威脅。

而八八風災發生的區域,已因前述之經濟衰退,勉強以在地農漁及相關連之民生服務產業吸納大量由都市失業之年輕人口。而本次風災的環境摧毀力,更將許多具外銷或高產值的農漁生產土地摧毀殆盡,使得吸納力衰退,更無足夠轉業區塊,並進一步影響區域內依賴關連的小型民生服務產業。

因此不但在安置過程中,需高度依賴政府的補助或社會福利照顧,一旦進入重建過程,災民更難有足夠借貸能力承擔。而政府之前因應金融海嘯已進行大規模舉債措施,本次風災亦同樣必須籌措更多財源,甚至接近舉債上限(僅剩5000億的空間)。相對的許多建設或社會福利排擠效應亦會加劇,導致社會產生更多協商或對立。

3.民間自助助他的「社會互助網絡」需求增加

10年來因政黨政治趨向民主化,社區營造政策注入民間社團,社區大學廣設等導引民間社會自主民主力量的養成,加上網際網路大規模e化社會效應,使自主民主的力量由實體社區連結擴增到網路上的虛擬社群,產生本次風災中救災志工具規模化的自主動員力。

然而實地現場救災過程中,恰好遇到政府救災體系的弱化,加上對於極端氣候常態化的認知與認同,使得民間產生對於常態化災難社會的恐懼與不安感。因此漸趨成熟的民間非營利或非政府組織,評估需透過專業導引的設計規劃,透過建立民間防救災重建教育平台的機制,將實體社區與虛擬社群網絡,組織成具備防救災重建能力的「社會互助網絡」。因為當災難發生時,需求的不單單是資金的捐助,而是具備足夠的各類專業人力能進場協助救災、安置到重建過程。這將會使社會面對災難時,降低恐懼與動亂,並產生足夠的自主網絡力量,協商或導引政府防救災力量強化的助力。

三、 屏東重建面臨之挑戰課題

環境的大規模變遷強化凸顯屏東大武山地疊的脆弱地質及沿海地層下陷區的高風險環境,從中也顯示了過往近半世紀來的環境破壞因果累積。由於破壞的規模甚巨,使得環境復建或是社區及產業重建皆必須找到明確且共同認知的方向,方能產生具體有效的重建或再造策略。茲將災後透過現場訪談、環境現勘以及相關專業論壇、各級政府發佈重建訊息等來源,歸納分析提供如下觀點與建議。

1.山區環境變遷與對策思考

一般雖認為本次風災中大規模土石流與漂流木沖刷而下,主要來自於過往包括林木盜伐、產業道路興設、山坡地超限利用等。這些皆是累積數十年的因,也在近10年來各方輿論韃伐下逐步產生改進與調整。雖然林木盜伐與山坡地超限利用等現象已呈零星,但本次風災中不僅僅是超大的雨量,特別是強烈的風速(過往屏東平原遇到的颱風多為雨大風小的局面),引致許多造林地或稱為原始林區域(依東海大學陳玉峰教授過去為文指出其實非為真正原始林,而是因人工砍伐或森林大火後自然形成之次生林),產生「樹大招風」效應,使得樹幹根部對於脆弱的地質壤土產生高頻率的擾動,鬆軟土壤的裂隙吸收大規模降雨產生更易滑動的地質,因此出現土石流伴隨大量的林木下滑現象。特別是造林地所採取的規則性行株距種植及單一樹種策略,是否無法承受此次極端氣候的侵襲,相當值得探討與研究。山區森林是否該調整新的育林護林政策?是否該採取自然演進多元植被的方式?尤其原住民經常提出其累積數千年的山林智慧,其中是否真有足夠且適用的護林策略?也許是該採取大規模資源投入研究這些傳統資產的重要時刻了!

由於原住民部落面臨大規模遷村的需求,並因其部落文化、家族關係網絡等因素,使得「離村不離鄉」的原地連結訴求,在重建過程中成為重要之考量。但是山區的產業本就屬於弱勢的小型產業,近年來雖透過社區營造策略推產原生咖啡的種植等,但仍無法全面帶動成為原住民區塊的產業需求。縱使遷村到平地,亦必須透過小型零星的平地農耕生產,也僅能維持餬口生計,要形成具文化性的在地產業,勢必得經過漫長摸索的道路。

因此,如果換一種觀點來思考,就是山林守護是否也可以成為一種服務型產業?目前這一塊僅隸屬於林務局的公部門服務業務,但成效均受各界質疑,也未能明確檢討出到底是執行的落實程度問題?亦或護林策略缺乏明確的規劃?近幾年來,包括屏東科技大學部分學者提出將山林保育方略移轉為原住民部落的產業,並且進行多項珍貴的研究與測試。這些萃取於原住民先祖山林智慧,是否有效移轉至現有原住民世代?或是相當值得進行移轉培訓?如果山林智慧具備守護山林的優質策略,那麼林務局的山林保護機制,是否可考慮移轉為原住民部落產業收入來源?而非消極化的局部開放山林副產品作為原住民在山區的產業收入。

設若這個構想與研究資產可轉置為原住民部落產業,即使原住民遷村之平地,亦可透過此機制的連結,更具深度與廣度的保存與發揚原住民文化的珍貴性,而非只能停留於文獻或史蹟的觀覽研究或觀光層次。如此對於因遷村導致的家計生存不安全感,可以獲得新的來源,以及運用其原有熟悉文化的機會。

2.沿海地層下陷區防洪避災的對策思考

屏東地層下陷區域造成的長年主因主要包括:

    1.養殖業超量抽取地下水:

早年本區高度進行淡水養殖業,譬如鰻魚養殖及白蝦生產等。由於所抽取之地下水不斷發生缺伐或海水入侵鹽化所致,因此水井鑽取深度甚至達到穿透黏土層約200米深左右,攫取之地下水年份達致萬年前。而本區下方地質結構多為細沙及黏土層構成,特別是黏土層具有變形後不易回復原狀之特性,因此一旦地下水位不足時,地表人工建築體的重量導致沈陷後難以回復原狀。

2.台糖蔗作大規模抽取地下水:

台糖的蔗作土地光在林邊溪流域就高達3000公頃以上,其用水除了一部份來自地表水,其餘大部分皆透過地下水抽取來補充。由於台糖抽取地下水的區域多位於屏東平原沖積扇扇央到扇尾處,雖然其下地質結構多為礫石層,本就為具吸收補注地下水的絕佳環境,但因為抽取量大,導致補注至下游地區的量與速度均減緩,使得已經超量抽取的下游沿海區,無法獲得充分的補注,使下陷速度更程惡劣。

3.林邊溪河道補注功能弱化

林邊溪上游包括來義溪與力力溪南北相夾區域,原為此區地理上的洪氾區,但日據時代為減緩來義溪沿舊東港溪河道產生之洪峰侵襲潮州、萬巒、新埤等地,遂於今來義古樓村前方設置來義堤防將溪水改道與力力溪合流成為今日的林邊溪。由於獲得來義溪右岸約一千公頃以上可利用土地(今萬隆農場),因此遂交由台灣糖業株式會社經營。戰後國民政府亦利用糖業的生產潛能來建立國家財源,遂於來義溪左岸設置箕湖堤防,以及力力溪右岸設置獅頭堤防等,並獲得約一千多公頃土地(今大響營農場等)供作蔗作生產。這些土地的攫取,導致兩大支流河道斷面縮小,以使得河床可以補注地下水的功能因流速變快無法增加補注時間,導致補注量體變少。而日後因為河道中的河砂因城鄉快速發展所需大量開採或盜採,更縮小可補注地下水之斷面,及導致地下水補注水位降低,導引周邊用井取水深度跟著下降。

這些因素在近十年來因為各方韃伐或反省而調整出各種方略,雖然未能完全終止地層下陷,但卻也達成大規模減緩下陷速度。包括沿海養殖業轉型為海水養殖(石班龍膽等),採用水源來自專業區的海水抽取站(抽取三公里外海之海水)、林邊溪河口海淡水交會處之地表水以及大鵬灣潟湖內水源等,不再取用地下水;此外,台糖於多年前停止屏東區內蔗糖生產,亦大量降低了地下水取用。因此五年來地層下陷每年速度約近一公分左右。

基於上述分析,對於沿海地區的對策主要考量於防洪避災以及地下水的充分補注。由於許多關切的專業人員曾提出建議在沿海地區縮小養殖區,改造為人工滯洪區。然而這個策略將面臨的是大規模犧牲養殖業及其上下游關連產業(譬如飼料、馬達、網具、運輸、行銷等),其中部分關聯產業亦以深耕於沿海鄉鎮,因此採用此策略將面臨難以輔導轉業等社會及家庭衝擊。此外,較有可能先被調整為滯洪區的區位,應為缺乏養殖登記證的林邊鄉居多。

為使社會衝擊面降低,建議採用將洪水滯留於林邊溪上游兩大支流周邊的台糖地為宜,這些台糖地總估約為三千公頃左右,依屏東科技大學土木系丁澈士教授等研究屏東地下水專業人士估計,如要滿足莫拉克規模於本流域的洪峰量,僅需要使用本區台糖地約1500公頃規模,設置平均約五米之滯洪池或類似之設施。如此一來,已經具備可大規模吸收洪峰,自無需推動沿海設置滯洪區的艱難決策。

四、 重建的進場與資源網絡

目前屏東縣政府計畫徵選災區建立30個左右的重建工作站,範圍包括原住民鄉鎮、沿海地區與恆春半島等受災部落,這是相當值得令人讚賞的起步,尤其過往屏東縣府主力推動由下而上的「社區營造」策略來建構縣政發展,有助於區域的民主化、地方產業創新與行銷機會、公共領域與環境共存的規劃等。

然而在進場設置重建工作站時,縣府及關心災區重建的民間團體,應嘗試建立更具靈活的合作平台與機制,縣府的重建委員會應該協助建構周延性考量的完整重建政策方向,但透過與民間團體建立的情資、合作甚至培訓網絡,更有助於建立執行方略、經驗移轉、民情調查、關鍵因素萃取與掌握等。

重建的項目與課題多元且紛雜,每一村或每一部落皆有其不同的因素、課題與時程,且組織能量與社區權力結構因選舉過程是否產生不利因素等,皆是影響重建過程中的重要觀察指標。因此之前政府被要求需要「救災快」,但重建的步調宜採謹慎的腳步。方向的擬定與清晰,將會導引重建課題的明確性,而且特別是環境重建出的防洪避災策略,更關乎重建區投資於重建的成本是否因明年汛期遭遇類如莫拉克規模的災變,甚或是嚴酷的旱災等,這些皆有可能導致原有投資的成本毀於一旦,因此環境重建的對策擬定確認,可幫助重建工作免於停滯於十字路口的不確定感。

五、 重建經驗的紮根

為避免如同921經驗的斷層與難以移轉,讓重建經驗在屏東紮根以及成為其他非災區可供學習的教材與來源甚為重要。尤其在災難常態化的社會形成之下,協助建立民間防救災重建的教育體系,有助於全民學習自救救人的知識、技術與價值,可減少因連續災變包括風災、地震、瘟疫等來自生死、維生系統斷裂、資源強奪、治安變動等恐慌,甚至如何沈靜的進入安置重建,形成一個社會互助網絡的避災機制,應是極端氣候下的政府應考慮之重要作為。

屏東的社區大學在與全促會,以及由其為主體組織的八八社區再造聯盟,將主動以社區大學的民間教育平台,透過本次救災、安置到重建過程,除了陪伴災區外,更藉由吸收過程經驗以及連結921重建經驗,建立具全國性的防救災重建教材與種子講師。

除了社區大學,更建議在地的大專院校,可仿照清華大學設置的清華學院,鼓舞大學生及研究生,藉由投入進駐災區,以專業協助災區組織工作培訓、建立論述與協商訴求、甚至協助專業導入規劃重建事宜等。這不僅可以建立專業與社區的互動,亦可以讓學生瞭解社區動態,進而瞭解社會變遷的議題與反省課題。

災區成為一所學校的概念,有助於讓經驗值紮根在地並傳遞移轉至非災區民間。

nthu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夥伴:

轉載一篇好文章讓大家參考

有助於大家了解目前台灣在極端氣候底下的解決之道

大高雄地區缺水大作戰新思維

去年八八水災留下滿川遍野的漂流木,還有堆積如山的砂石,暫置在河道兩旁及一些國有及私人土地上,目前還沒有遷移至安全的場所或所謂的土地銀行上。筆者身為這兩縣災後重建委員會委員,曾多次建議對河道的疏濬要有完整的計畫、要有積極的進程,且要能夠有效的執行,才不會產生二次災害。

而在水資源供應方面,往往在豪大雨後都會帶來土石崩塌,造成河道的淤泥增加,一旦濁度飆高又可能會造成供水緊張。譬如,八八水災後大高雄地區有三萬多戶即因此而減壓供水。筆者在歷次的全國水利、國土或是永續會議上即針對此問題多次提出,水資源管理政策,應該改變長期以「豐水期以地面水為主,地下水為輔」之作法。熟不知汛期河川及水庫水質濁度飆高,無法即時與穩定供水;而此時因降雨補注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上升,甚至於有自湧井;再加上河道土砂淤高,造成河床伏流水增加。筆者亦多次在水政研討會或媒體上建議,在去年芭瑪颱風後再也無降雨,但河川尚有水量時應蓄存水庫,盡可能利用要流到海裡的地下水,如此,才不至於用罄水庫的水而又讓地下水大大方方的流走,多麼暴殄天物啊。

水政單位不是常說地下水是「救命水」,為什麼遲遲不肯啟動?究其原因仍是跳脫不出使用地下水會引起地下水位下陷、地層下陷、海水入侵、土壤鹽化之窠臼,更根本的原因是長期以來水政單位對地下水欠缺研究與學習,對地下水資源的利用沒信心。其實,抽用地下水而引起環境地質災害問題,是出在抽取量大於補注量,解決之道在於地下水的管理上。若能於豐水期在河川上游河谷興建較符合生態的管柵後方取水堰,結合地下集水廊道截取伏流水,適時操作,透過沖積平原扇頂天然粗礫地表人工湖,迅速將地面水補注轉換蓄存於廣大的地下含水層(又稱地下水庫),枯水期或需水時再回抽使用,除了對河川下游可減洪外,亦可供應品質較好的水源,下雨時抽取地下水,亦可調蓄騰出地下水空間,俾能在下一次降雨時能即時補注;否則,豐沛的地下水源依然會轉為地面水流出河川,流向大海。

綜合上述,水利工程之各種施設皆為水資源管理的前哨戰。若做不好、對環境不友善就會相互影響,徒勞無功。不論八八水災是嚴厲的自然災害也好、自然的反撲或是人禍也罷;治水應順應自然,治水更應採用符合「河有其性、河有其形、河有其道」的環境友善設施。去年九月廿八日全國治水會議分組座談,筆者亦建議:「上游保水與還地於河、中游廣設滯洪補注、下游蓄水或與水共生」的策略,冀期做到流域總合治水理念。

 年前政府已宣佈進入抗旱,三月春雨至五月梅雨以及五月之後隨後的汛期要注意以避災為首要工作;再加上近日來在高雄甲仙之地震,為多災多難的大高雄地區,投下更多致災的變數。近來學者專家也為文或是媒體亦製作影片,述說了全球暖化、氣候極端、要節能減碳等來警惕世人,要好好敬天敬地。但即使多做到了,「明天過後」的情節是否會再來,全民應好好深思。


作者:丁澈士(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nthu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90205竹蜻蜓重建志工訪問台東嘉蘭部落摘要

 

目前計畫執行方式

  1. 擬定春假期間4天行動方案
  2. 已建立基本行銷資料庫為主軸

*目前已有漂流木工坊和婦女工坊

*陶珠等飾物配件為婦女工坊的重要發展項目

3. 行動期間,以小組方式進行

   *記錄作者的生活以及工作,為生命故事做撰寫準備

   *每一組安排有部落耆老,可做為部落故事的撰寫準備

   *每一組安排部落青年,在活動中交流,以刺激當地青年對於文化傳承的角色

    認同

4. 部份經費以計畫方式申請網路文教基金會支持

5. 參與同學需自行支付食宿費用

 

計畫執行方向

  1.  目前當地有「台灣好基金會」駐點人員協助計畫,行銷資料庫的建立方向在於協助當地居民建立品牌行銷的管道。
  2. 以生命故事做為產品背景,作為銷售文案重點,左以部落故事以及人文特色,打造以「嘉蘭部落」為品牌的地方產業發展。
  3. 嘉蘭部落目前的工作坊均為小型家庭工作坊,在計畫執行討論當中,曾提議製作「工坊地圖」,目的在於建立產品的身分與包裝,
  4. 每一件手工作品在市場上,都可以看到作者的介紹,愛好作品的消費者有機會進行「產地之旅」。
  5. 小組活動進行當中,每一組安排部落耆老協助,目的在於尋找部落失落的故事以及文化,也做為每日活動的彈性安排,以不影響受訪工作者的作息為準。
  6. 當地青年多因求學緣故,難以在傳統文化維繫上有所行動,此次計畫透過青年交流與對談,有機會刺激當地青年重拾對於傳統文化的信心,並且加入計畫執行。
  7. 此次清華與嘉蘭部落的合作,可尋求「產地直銷」與網路訂購的模式,向本校校友會推薦漂流木工坊以及婦女工坊的作品,尋求效有支持認購,並且進一步以實驗方式,尋求在工坊作品透過綠市集網絡的行銷機會。

nthu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夥伴:

災後重建消息幾乎消失在螢光幕

這裡有兩則消息特別節錄自88news

希望能喚回大家重視重建消息的眼光

 

1. 阿禮部落沉淪記

http://www.88news.org/?p=2926

2. 大眾看大愛(3) 大愛石的真相

在民眾的回應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立場的論述

真的值得大家好好思考

http://www.88news.org/?p=2944

 

nthu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看到大愛村的落成,到阿禮部落面對被劃定特定區的感受與反應,以及參與其中的協商過程。

日昨看了一部小說原著「長路」改編拍攝的電影「末路浩劫」,寫下這些感受與各位分享!

災難下人性之間的「信任」

八八社區再造聯盟執行長 周克任

我們以為且恐懼的末日景象,是天崩地裂的剎那,但真正延續恐懼情緒的人,不是那些在瞬間被天地吞噬的生命,而是透過畫面不在現場的觀看者!他們看到死裡逃生的人們—災民,恐懼的心緒轉化為同情的援助,透過被信任的代理團體群或政府機關,來執行這樣的慈善行為。

我們很單純的對慈善行為,採取給的模式,台灣半世紀來沒有太多來自人禍戰亂的經驗洗禮,對於家園失去的過程體會,只有想像且陌生的猜測。無論「永久屋」或「退出山林」,這本應是政府手握公權力得以延攬專業進行理性評估的過程,卻因為選舉文化的政績伸展台的急躁,將責任推給手握大量慈善現金流的民間機構,以著對於公共政策的淺碟式想像,柔軟卻一廂情願的涉入重建過程,表面上是希望早日協助災民遠離災難剎那的恐懼,其實只是我們自己希望藉由看到災民回復正常生活的影像,讓我們逃避來自災難帶來的恐懼烙印。

這個柔軟卻慈善的急迫,讓災民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八八災後半年來,災民不斷生活在「囚徒兩難」的內心賽局裡,成為折磨且漫長的虐待。感恩也不是,吐嘈嗆聲也不對,所有重建過程中每個家庭必須面對的真實細節,往往被慈善的柔軟吹彈飛去,認為是明鏡台上不該有的塵埃。

災民們開始找不到可信任的對象(除了熱心但沒有公權力的民間團體),一日復一日的憤怒、不解與難受,正逼著災民朝向難民的階段走去。如同最近一步電影「末日浩劫」(小說原名:長路),描述全球面對群起的火山爆發、毀滅性的地震,漫天的火山灰創造了冬天氣候,農業動物紛紛滅絕,可搶奪的罐頭加工食糧漸漸告盡,人性在此時面對絕大的撕裂:吃人或保持人性!片中主角的父子,一路上遇到的難民們,無法親切的合作,只能不斷的防防防,自相殘殺與自殺不斷,主要原因來自:失去信任。

信任感的消失,是天災人禍後最大的恐懼來源,海地的首都崩毀,透過電視畫面,我們接受到的是失去彼此信任扶持的人間煉獄景象,不是大自然環境的驚人崩壞場面,而是街頭上的噬血狂潮!

仔細回顧半年來,我們柔軟慈善的面對災民,卻一步一腳印的刻劃出「不信任」的關係。這個經驗值將告訴我們,下一場更大的毀天滅地災難來時,更大的不信任會如同旋風掃過我們的心靈與面容。正負2度C只是展售了彰顯環境崩裂的可怖未來式,但有個真相我們還沒有好好去面對,那就是災難下的人性之間的「信任」。


nthu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夥伴:

學童關心計畫在12月圓滿落幕

感謝清華大學聯合服務性社團

藍天少年服務社、課輔志工社、清愛社、原住民文化社、康輔社、

科服社、懷幼社、快兒社、嚕啦啦社、文服社、炬光社,共11個社團近85位工人

這是第一次清華大學的服務性社團聯合舉辦活動

經歷4個多月的籌備時間

燃燒了很多夥伴的時間與腦力

也感謝塭豐村的周大哥送來地墊讓我們有更好的休息空間

在這裡將營隊籌備部份記錄公開

希望提供其他想要聯合校園資源的其他青年可用訊息

1. 始業式

活動內容:

始業式是整個營隊的開始,透過輕鬆詼諧的表演,讓小隊員們迅速了解整個營隊的架構,

認識每一位辛苦付出的工作人員,並熟悉整個營隊的規範。並由主持人生動的帶出各股,介紹給小隊員認識。

希望打破小隊員和隊輔間的隔閡及消除他們的不熟悉感,讓彼此間的互動更加的熱絡

2. 晨操

活動內容:

早上集合後,所有的人一起跳一支晨操,輕快的音樂搭配著趣味的動作,讓小隊員馬上打起精神來,為接下來的活動注入滿滿的活力。

3. 科學大冒險

活動內容:

    很多人認為科學只是書本上的東西,甚至是應付考試的工具。所以我們在這個時間,讓小隊員們自己動手實做,並告訴他們相關的科學原理,讓她們知道原來科學也可以如此趣味,進而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另外也透過讓小隊員分工合作完成一樣成品,讓他們了解分工在團隊經營中的重要性。

a. 飛天瓶丟丟樂

遊戲目的:藉由投遠遊戲的方式,讓小朋友了解空氣阻力 會影響飛行的速度與距離長短。

 

遊戲玩法:讓小隊員用寶特瓶切割設計成一個自己的飛天瓶,比賽看誰設計的飛天瓶可以丟最遠。

b. 神奇魔帶吸吸吸

 

遊戲目的:魔帶上細鐵絲可以被磁鐵吸引,利用磁鐵吸引魔帶上的細鐵絲創作。

遊戲玩法:

1.  先給小隊員看照片中的圖案10秒

2.  然後讓他們用磁鐵吸引彩色鐵線圈排出照片中的圖案

3.  然後看哪個小隊排出的相似度最高就算贏

4.  進行三次

 c. 水世界

 

遊戲目的:從兩隊競賽遊戲中,讓小朋友了解大氣壓力跟水的表面張力

遊戲玩法:

遊戲分為兩部分,用跑關的方式進行

1.  將裝滿水的杯子用墊版壓著倒過來,在拿杯子處起來會發現墊板不會掉下去。讓小朋友拿著杯子走一段距離並且把水倒入桶子

  1. 兩個裝滿水的杯子重疊後,兩小隊派人猜拳,輸的一方在接縫觸塞錢幣。誰先讓杯子的水大量滲出或是崩毀就輸了。

4.動手做時間:

活動內容:

讓小朋友自己動手做橡皮擦和肥皂,體驗自己動手做的樂趣。 

也可以讓他們把自己動手做的成品帶回家,是一個很好的紀念品。

5. 大地遊戲

活動內容:

設計一連串生動有趣的關卡,由隊輔們帶著闖關,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藉由競賽的方式,在過程中學習互相扶持的精神,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並凝聚小隊的感情,一起打拚獲得最終的勝利。

6. 美食時間

活動內容:

藉由小隊員親手做午餐,體驗做料理的樂趣也學習到珍惜食物以及體會幫我們準備食物的人們的辛勞。由生活股為大家準備麻糬的配料,由學員和隊輔合作完成。還會有生活股主持的創意競賽,讓各小隊表現創意製作,整個活動讓大家吃的飽也玩的快樂。

7. 營歌教唱

活動內容:

一整天活動的最後,我們用歌曲做結。此次營歌為了配合營隊的主題,選取了「大手拉小手」,優美的旋律中,也能讓小隊員明白有我們的陪伴,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不孤單。我們大聲歌唱,用微笑去面對!

8.結業式

活動內容:

   整個活動的最後,我們舉行結業式作為故事的最後一頁,我們發給小隊員結業證書,以及回顧整個營期的種種。在搭配溫馨的音樂下,我們將請大家分享營隊幾天下來的心得與感動,使大家可以在未來的日子裡記住這一天大家的共同回憶。

營期間工作人員守則

  1. 12 / 19() 早上8:30工一館集合,遲到者沒收保證金。
  2. 晚上十點後如要離開校園,請告知各社團負責人及總、副籌
  3. 晚上十二點後不得離開校園,外出工作人員也須在十二點前抵達校園。
  4. 晚上十二點教室即熄燈,晚上二點全部工作人員熄燈就寢
  5. 禁帶麻將、電動等會發出噪音且影響他人的遊戲。
  6. 禁止抽菸、喝酒、講髒話
  7. 營期間請配戴手錶,每次集合請務必準時,集合時間以值星官宣布的時間為準。
  8. 有事得在營期中離開營隊,請務必向總、副籌及值星官報備,核准後告知主輔才可以離開。
  9. 營期中有遲到早退或違反營隊規定者,沒收保證金。保證金於營期結束後退回。

10. 營期間一律配戴名牌

11. 對所有小隊員一視同仁,勿與小隊員發生衝突,多鼓勵小隊員參加活動。

12. 營期間一律穿著營服,禁穿拖鞋、涼鞋、短褲 

13. 值星官說話時要幫忙維持秩序,不可以嘲笑或糾正值星官。

14. 不可以在小隊員面前吃私下買的零食飲料,也不可幫小隊員購買

15. 請主動跟小隊員(不管是不是自己小隊)打招呼。

16. 營期間,隊輔手機一律開震動

工作人員心得感想

擁抱陽光,團結服務的力量

總籌:清華大學藍天社社長

經濟11梁瑋珊

從八八水災到現在四個多月,沒有一天我們不是在想還能為災區的民眾做些什麼。這場浩劫帶走了很多寶貴的生命,但也讓我們去思考在同個台灣社會裡,有個角落我們更需要重視。

聯合清華大學服務性社團,是一個偶然。在2009年清華營,各服務性社團幹部聚集在一起,那時正遭逢八八水災最嚴重的時刻,身為服務性社團的我們於是決定聯合起來,一起為屏東這塊地,盡一份心。

有了雛形,也有11個服務性社團願意一起加入,但是只有心還是不夠的。由於對屏東的陌生,我們沒有管道知道屏東現在缺乏的物資或幫助,於是我加入了清華大學竹蜻蜓志工隊,他們是清華大學八八水災的災後重建志工隊。竹蜻蜓有系統的組織和熟悉屏東當地的網絡使我們很快就找到合作對象,屏東縣佳冬國小。

在佳冬國小,三重弱勢(受八八水災影響、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經濟弱勢族群)約有40名小朋友,於是我們以這40名小朋友為服務的優先,舉辦了「擁抱陽光八八營」,全程免費的一日營。沒想到這活動深受佳冬國小孩童們的喜愛,報名人數一直增加,最後我們收了84名小朋友參加此次營隊。另一方面,服務性社團也出了75名志工,一同和我們一起幫助這些孩子。團結的力量可貴,為了服務而團結更令人動容。

這營隊的籌劃期比一般營隊短暫但有更效率,因為這些志工分別來自各服務性社團的精英,他們對於舉辦營隊經驗豐富,每次開會討論都相當有效率。每項活動都有各負責的社團,他們的專業和熱心服務也造就了這次營隊的成功,看看每個孩童臉上的笑靨,我知道我們做到了!

營期間的順利,除了服務性社團的夥伴和竹蜻蜓志工隊,我還要深深感謝王俊秀老師。沒有王俊秀老師的鼓勵,我們不會站在這裡為一個陌生的地方服務。老師期許我們要有passion,除了陪伴這些災民外,更要有熱情為台灣這塊地服務,我想我在老師身上看到最好的例子!

很多人問我這段服務會持續到甚麼時候,志工服務沒有停的一天。重建的路漫長,一點一滴慢慢累積,為了這群可愛的孩子,我們從不問自己甚麼時候喊停。感謝路上有志工的相陪,大家一起打拼的力量更顯得可貴。我想我們真的在乎給他們些甚麼,有個依靠,有個扶持的力量。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同理心,我們也相信這社會會因此而更美好。勿忘八八!

最後我要大聲感謝這11個服務性社團(藍天少年服務社、課輔志工社、清愛社、原住民文化社、康輔社、科服社、懷幼社、快兒社、嚕啦啦社、文服社、炬光社)以及認真負責的幹部們,還有一路相陪的佩纓,竹蜻蜓志工隊的每個夥伴,以及課指組宜霖姐,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不會走得如此順利,謝謝你們J


nthu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